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胶东地区传统文化浓厚,非遗项目众多,皮雕便是其中之一,且具有海阳地域特色。跟随海阳皮雕传承人,我们来一起了解皮雕之美。
在过去,“皮雕”常见于胶东人嫁女必备的“行李箱”。为符合嫁娶的喜庆氛围,一只只大号皮质行李箱都会被雕刻上繁复绚丽的吉祥图样。随着时代发展,这样的“嫁妆”已经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但如今,皮雕技艺却以一种更具生命力的方式回归了:时尚的手提包、精致的皮腰带、甚至定制的皮雕画,都让这门老手艺焕发了新面貌。
李鲁鹏是海阳非物质文化遗产麻姑岛手工皮雕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生于皮雕世家的他,从小就耳濡目染,渐渐就喜欢上皮雕这门手艺。
1904年,山东发了洪灾,李鲁鹏的曾祖父李德春跟随闯关东的人潮来到了黑龙江,跟生活在当地的俄国人学会了皮雕的手艺,并靠这门手艺养活了全家。回到故乡后,李德春把这门手艺传了下来,直到百余年后,李鲁鹏接过了父辈传下来的錾子。
日复一日的学艺单调而枯燥,兴趣是李鲁鹏坚持下来的理由。十几载锤起錾落,錾印繁杂往复,精美的花纹仿佛穿越百年喧嚣,在质感的皮面上渐渐清晰。李鲁鹏告诉记者,用皮雕的方式,将客户所需图案雕出来,加工成包,实用又美观,包更是远销英国、美国等地。
在李鲁鹏的小店里,有不少的成品。一件海阳大秧歌的皮雕作品,需要足足一个月的时间。鲜亮的染色和极富立体感的皮雕技术,让丑婆与傻小子这两个艺术形象栩栩如生。李鲁鹏计划用半年的时间,把海阳大秧歌里所有的代表性人物形象,全部做成皮雕作品。
李鲁鹏希望用更精进的手艺和创新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这门古老的传统手艺,让这门非遗技艺发展的更长远、更广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