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5月的最后一个周二是“世界遗尿日”,2020年5月26日是第6个“世界遗尿日”。孩子大于5岁仍在夜间睡眠时频繁发生无意识的尿床行为,医学上称之为遗尿症,应该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及时寻求医生的指导和帮助。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和缓解,小朋友们也将结束有史以来最长的一个假期,这段时期内“尿床”小朋友们的表现怎么样呢?今天的儿科遗尿门诊,听听家长们怎么说。
月月妈妈:孩子已经治疗大半年了,上学期间作息很规律,尿床症状也明显减轻。疫情期间每天晚上看电视、玩儿,不折腾到12点不肯睡觉。现在尿床次数又增加到一晚上1~2次了。
可可爸爸:孩子最近跟着老人住,老人总担心疫情期间营养跟不上、抵抗力下降,睡觉前总给她加餐吃夜宵。这几个月经常尿床。
佳佳妈妈:孩子治疗接近1年了,上学期间每天晚上写作业得写到11点多,尿床情况时好时坏。疫情期间没那么多作业了,我给她调整了一下,按时服药,晚上早睡,尿床明显有改善,最近经常能睡一整宿觉不尿床。
琪琪爸爸:疫情期间孩子吃的药不够了,又不敢来医院,我们就把药每天晚上减量了吃,这样多吃了几天,然后吃没就停了。最近尿床次数有反复,这不赶紧再来找您来了么。
一场疫情对人们生活带来的打击和影响,每个人都不可能置身其外。生活方式的主动或被动改变,也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们的“尿床”小朋友。听着家长们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描述,我们需要反复提醒的就是对于遗尿症的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睡眠习惯,是治疗遗尿症的基础保障,坚持规范化的治疗是原则。
目前研究认为遗尿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与神经、泌尿、内分泌、心理、遗传、家庭生活培养方式不当等都有密切关系。多数孩子具有夜间尿液产生过多、夜间睡眠沉、叫醒困难的情况,有的孩子还存在功能性膀胱容量小,膀胱过度活动等。去氨加压素和遗尿报警器是目前多个国际儿童夜遗尿指南中的一线治疗方法。另外心理行为治疗、中医药治疗对部分患儿也有一定效果。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饮水、睡眠、排便习惯,都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治疗,部分遗尿症的孩子仅仅通过生活训练,尿床的症状就可能会有很大的改善。
在经过正规治疗取得一定效果的“尿床”小朋友,如果不继续做好生活管理,之前取得的成绩很可能会前功尽弃。后疫情期间随着全面复工复学,人们刚适应了的疫情生活模式又将发生改变,无论从生活、心理上都要再一次做出调整适应。对“尿床”的小朋友,尤其需要关注的就是“吃、喝、拉、撒、睡”,家长应指导孩子做好以下的日常生活管理,同时定期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调整治疗,不可擅自调药或停药。
(1)饮食习惯:应避免辛辣刺激、含茶碱或咖啡因、各种添加剂的食物和饮料。晚餐宜早、清淡、少汤、少盐、少油,限高钙。饭后不宜剧烈活动或过度兴奋,睡前2~3小时不应再进食。
(2)饮水习惯:保证白天足够的饮水量,全天80%以上的饮水量应在5PM之前摄入。睡前2~3小时开始限制饮水和水果。
(3)排尿习惯:规律排尿,睡前排空膀胱,不带纸尿裤,夜间家长不把尿。
(4)排便习惯: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每日定时排便,积极治疗和改善便秘。
(5)睡眠习惯:提高夜间学习效率,尽早睡眠,睡前安静,保证夜间充足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推荐学龄前儿童20:30前入睡,小学生21:00前入睡,中学生21:30前入睡。
(6)记录排尿日记: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时间表。让孩子参与记录每天起床时间、吃饭、饮水、排便情况、夜间是否按时早睡、睡前是否控制饮水、夜间是否尿床等。对孩子的进步家长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让孩子自己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治疗过程中。
只有经过家长、孩子和医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尿床”小朋友们早日告别“尿床”,健康成长。(文/季丽娜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儿科 主任医师) |
|
上一篇:入夏防疫养心肺该多吃“苦”还是吃“辣”? |
下一篇:怎么减缓骨质疏松?这8类营养物质不可缺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