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融合创新要素,形成企业创新发展培育体系。连续两年申报成功省级产业协同创新基地,充分借助学会智库、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力量,针对性提供技术研发、数字化转型、人才金融等服务,融合“产学研用金才政介贸统税管”12项创新要素联动,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开展企业综合调研诊断,建立开发区优质中小企业梯次培育库,形成三年申报规划,鼓励企业做优做强。
二是立足企业需求,做好“科技管家”角色。广泛征求企业创新需求,推进实施科技领军企业创新引领行动,打造开发区“科技管家”,开展“科技服务进百企活动”,出具管理建议书,以创新服务赋能产业创新发展。
三是对接大院科所,开展项目-技术-人才多方对接。开展“济南大学海外人才商河行活动”,组织赴复旦大学、同济大学、齐鲁工大、山东理工等高校院所开展调研对接,共建产学研基地,打通高校院所的人才、科技供给侧资源,打造企业发展“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