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沂市临沭县郑山街道抓住代表临沭入选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围绕“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的目标,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深挖特色文化资源,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形成郑山美丽乡村点、线、面、片的全域推进模式,聚力打造生态宜居、人文和谐、特色鲜明的城郊型美丽乡村示范片区。
做好建设规划。该街道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邀请临沂天人规划设计院相关专家,以临沭县城总体规划为基础,反复征求当地百姓群众的具体需求,统筹全街道旅游风景规划、农业产业规划,加强与全街道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有效衔接,制定出既符合民意又科学可行的规划方案,最终形成了一环、一带、四核、四区、五片区的总体设计规划。按照“以人为本、生态引领、特色驱动、聚合联动、统筹推进”的原则,挖掘郑山区域内沭河的自然资源,以生态休闲观光为核心吸引点,打造郑山的沭河风情。还将江南水乡元素、街道相关企业元素与郑山的“郑”字相结合进行设计,展现郑山的独特魅力。
打造示范点位片区。该街道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作为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点,以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为主攻点,以提升村庄颜值为抓手,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街道自2018年到2020年整合各类资金6000余万元,重点实施“一改两治六化三配套”,创建达标11个村居,巩固提升13个村居,实现全线整治、全面提升。埠前、沙埠片区先后投入3000万元、2000万元,打造节点46处,建设展馆7个,建设社区服务中心10处,推出美丽乡村路线7条。姜屯片区预计总投入338万元,用于道路硬化、绿化补植、修剪养护、墙体彩绘、墙面涂白、铺设路沿石和安装竹制、木艺栅栏等。建设景观节点19处,整治汪塘4个,荷仙阁民俗艺术馆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主要建设沂蒙特色民俗艺术馆20个、古典床椅藏馆20个、名人书画室1处、综合服务中心1处,打造精品园林景观共约30亩。同时,投资建设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配套设施,在沙埠、埠前、姜屯片区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处理,辐射带动各村居实行“户集、村收、街道运、县集中处理”的运行机制。在寨和村、琅琳居、西官庄、官陆新村等8个村以生态汪塘形式建立8个生态污水池,建立2个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站,保护农村农业生态环境。
弘扬特色文化。投资480余万进行特色文化村庄建设,在埠前片区打造提升前高埠化成书院、中高埠农耕文化馆、后高埠孝文化讲堂和徐埠前京剧馆,依托阵地建设弘扬传统文化。徐埠前的京剧艺术源远流长,已有近80年的历史,京剧文化早已深入人心。每逢过年过节,京剧团成员或走街串巷演出或在村里文化大院登台演出,为文化生活贫瘠的乡亲们送去了欢乐。实施沙埠生态片区精品工程,提升展陈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的北沟头康王城历史纪念馆,用图板文字实物详细介绍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沂沭河流域的东夷文明、康王故城的历史踪迹以及康王城的繁荣时期,唤起基层群众对中华灿烂文化的认同和热忱。推进南古古镇规划及解放纪念馆工程,依托拥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南古镇和南古街等文化名村,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创建红色文化旅游教育基地。在南古新街沟北村,充实完善历史文化展馆、酒文化纪念馆和南古解放纪念馆,开辟“红马扎”课堂,讲述刘少奇同志星夜渡沭河的故事和其他革命前辈英勇战斗的事迹,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前行力量。随着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特别是乡村舞台建设全面开花,无论是在夏天的傍晚,还是寒冬腊月的路灯照耀下,街道各村居的乡村舞台上总能看见村民翩翩起舞的身影。时而旋转身体,时而轻舒双臂,优美的舞姿成为乡村夜晚的一道靓丽风景。周围石榴、桂花、茶花和梅花暗香浮动,伴奏音乐唯美动听,陶醉了观众,洗涤了心灵,满足了基层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通讯员 李风雷 张立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