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农家,富在庭院。近年来,鲍沟镇把发展庭院经济与推动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引导群众科学规划房前屋后空地、空置院落,打造“庭院经济+产业发展”新模式,成为乡村振兴“微引擎”。鲍沟镇积极探索农家庭院的挖掘利用,构建庭院管护治理长效机制,拓宽农民增收路径,逐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协同发展。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农家小院开了“花”
食用菌产业是鲍沟镇的特色产业之一,也是当地农民“充实腰包”的重要方式。如何让更多的群众也能坐上这趟“致富车”,政府部门没少动脑筋。鲍沟镇立足客观实际、因地制宜,围绕“一村一品”,盘活闲置的院落,依托润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种植平菇,不仅有技术专家上门指导,还有专人上门回收。庭院种植食用菌,投资压力小,收益回报高。村民在房前屋后、庭院等零散空地就能发展食用菌种植,浇水、遮阴、采摘更加及时便利,管护效率更高,不仅让普通村民受益,更让留守老人、妇女等弱势劳动力实现增收,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不仅壮大了村集体实力,也为村民撑起一把把“致富伞”。
技术指导产销护航 乡村振兴结了“果”
“庭院种菌”在鲍沟镇正呈现蓬勃发展之势。菇农刘大哥正小心翼翼地穿梭其间,整理菌棒、采收菌菇。“我家的这个老旧空房子,一直堆放杂物闲置着,自从领下菌棒种植食用菌后,总算利用上了,而且有合作社技术人员进行种植培训,不用担心种植难,简单易懂,让我种植食用菌很有信心。”刘大哥脸上洋溢着笑容说道。说起庭院经济,鲍沟镇赵庄村党支部书记褚华英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村里闲置院都荒废了,现在种植了食用菌,曾经闲置的庭院,如今成为村民们致富的场所,将零星小院变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在拓宽当地村民增收渠道的同时,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真是一举多得”。为吸引村民种植,鲍沟镇有关村发动党员、干部先行先试,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菌种、统一制棒、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分户栽培”的经营发展模式,全程免费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并实行收购保底,解决了村民“种出来卖不掉”的后顾之忧,村民只需提供闲置土地、房屋和劳动力,食用菌成熟后由合作社统一回购销售,带动了村民种植食用菌的热情。
农村的庭院不仅是农民生活栖息之地,也是一项具有极大开发潜力的重要后备资源。鲍沟镇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方寸之地做文章,小庭院里发大财,改变的不仅仅是群众的经济收入,更改变了乡村经济社会的面貌。鲍沟镇把发展庭院经济与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继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统一规划、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积极推广食用菌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真正将庭院经济发展成为农民致富的新路子。(通讯员:徐艳) |